首页 > 实时讯息 >
断崖式降温来袭!收好这份中西医结合健康提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8:01:00近期气温节节攀升,一度达到30℃+,不少市民都穿上了短袖,但据江苏气象最新预报,一股较强冷空气蓄势待发,12日气温更是骤降达10℃以上。专家提醒,突然大幅降温可能对健康构成多重威胁,需结合中西医防护措施科学应对。
大幅度降温可能引发四类健康风险
一是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邢俊武提醒,气温骤降,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管收缩,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中医认为寒邪入侵易致气血运行不畅,需注重温通经脉、扶阳固本。
二是呼吸道疾病易发。肺病科副主任方小谦提醒,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流感、哮喘、慢阻肺等发作风险,尤其老年人和儿童更需警惕。
三是胃肠道功能紊乱。脾胃病科王光铭副主任中医师提醒,低温影响胃酸分泌及血液循环,可能诱发胃痉挛、胃肠炎。中医认为“脾胃喜温恶寒”,寒邪易致脾胃虚寒,引发腹痛、腹泻。
四是关节疼痛。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主任王睿介绍说,寒邪侵袭关节经络,容易导致气血凝滞。特别是膝关节对寒冷较为敏感,气温骤降时,膝关节周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关节活动度降低,易引发疼痛等不适。寒冷刺激会引发细胞微循环障碍,促使炎性介质释放,进一步加重关节炎症和疼痛等症状。
中西医结合防护指南
1、防寒保暖,内外兼护:降温之后外出要注意头、颈、腹、足等部位的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冷风中。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通过艾灸相应穴位驱寒固阳,以及睡前使用中药泡脚包泡脚,促进气血循环,安神助眠。
2、饮食调理,温补并重: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如西红柿)、锌(如坚果)的食物,增强免疫力。多喝温开水。怕冷人群可以在中医师辨证之后,按证型对应选用温补类食材,如生姜、红枣、桂圆等以驱寒暖身。避免生冷、辛辣刺激类食物,减少肠胃负担。
3、适度运动,动静结合:避免晨间低温时段户外活动,减少冷空气刺激。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调和气血,舒经活络。
三类人群需重点关注
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弱,需保持室内温暖,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健康指标;婴幼儿穿戴适度保暖衣物,避免过度包裹导致“捂热综合征”;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用药,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通讯员 杨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盛媛媛
相关文章
- 2025-04-14 08:34:00 4月11日,南阳日报社“党媒帮忙团”走进仲景社区——居民尽享“家门口”幸福
- 2025-04-13 22:10:00 刚刚!通州预警降级!最新预报——
- 2025-04-13 14:40:00 ↑↑↑今起,气温开启狂飙模式
- 2025-04-12 21:11:00 大风趋于减弱断枝被清理,西湖恢复往日平静
- 2025-04-12 08:18:00 济南继续发布大风橙色预警,有浮尘或扬沙,请注意防范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