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用AI重现历史、绣制文创?看文化+科技的湖南秘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21:32:0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胡雪怡

利用AI大模型技术创作“幸福长沙”主题春日踏青创意短片,让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洋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长沙地标性建筑花团锦簇;AI赋能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传承,让敦煌壁画人物“动起来”、百年历史影象重现4K清晰度……

幸福长沙”主题春日踏青创意短片截图。

4月10日,“新时代中华文化论坛·2025”在长沙举办。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有限公司、万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企业围绕“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专题进行交流,分享如何的本土经验。

扎根“湘土”,嵌入文化基因

2019年响应“湘商回归”战略的万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5年间形成“前岸(长沙)研发+后岸(深圳)协同+远岸(东京/温哥华)运营”的全球运营网络,是一家从湖南走向世界的数字创意软件企业。

“扎根长沙,是每一个湖南人基因里自带的乡愁和情怀。”该公司董事长吴太兵介绍,万兴科技始终坚守本土化运营策略,整合全球优质资源,通过AIGC、AI修复以及AI数字人三大技术体系,助力本土文化实现从数字化到全球化传播的价值跃升。

在万兴科技的技术体系中,不难找到湖湘文脉及中华文化的元素。例如,输入《岳阳楼记》文本,万兴喵影即可生成融合古风特效与《渔舟唱晚》背景音乐的短片。使用“天幕”大模型视频风格化功能,便能焕新呈现传统的中国二十四节气。万兴播爆以支持300+多国籍数字人形象、80+国家语种音色的优势,面向全球市场构建AI数字人矩阵,打造文化出海的“数字桥梁”。

万兴喵影官方网站示意图。

目前,万兴科技正通过“产学研协同+人才培育”双轮驱动,与实验室共建Web3.0与元宇宙创新研究院,与高校联合培养文化科技相关人才,推动文化科技融合生态建设。

坚持特色,拓宽融合边界

当美国拉斯维加斯巨型球重新定义沉浸式娱乐和城市地标新标杆、《哪吒2》《黑神话悟空》带动“内容即场景”新消费模式时,湖南广电上线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APP、打造“永不落幕的音视频装备展”、搭建“芒好玩”互动游戏平台等,坚持探索具有芒果特色的新型文化业态。

从数字文博到内容电商,再到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湖南广电构建起“内容创新、技术筑基、生态协同”三位一体的战略体系,为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探索了鲜活样本。

芒果大模型演示页面。

其中,芒果大模型作为广电行业首个备案大模型,已落地70多项大小屏创新应用;《马王堆·岁月不朽》通过CG特效精准复刻西汉美学,千年文物在数字世界中“开口说话”;“三湘星光行动”盘活省内八处文旅资产,利用AR、全景CAVE、沉浸式互动装置的高科技手段,带动游客量激增。

“加强前沿技术攻关与消费新场景探索、实施数字文化出海战略拓展全球市场、重视资本引擎的助推作用。”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台长蔡怀军提出了把握文化新业态核心的三把钥匙,让文化为魂、科技为翼。

创新品牌,绽放技艺魅力

2500年前的锁针针法、19世纪的掺针针法、20世纪60年代的鬅毛针针法及80年代的双面全异绣,湘绣何以在每个时代都绽放光彩?

湖南省湘绣研究所1995年绣制的圆形双面绣。

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成新湘说,湘绣艺人在传承中具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革新精神,其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家国情怀。

近年来,湘绣研究所不断探索传统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构建传统技艺的消费新场景、激发新需求。例如,利用光影科技、场景还原等现代方式多角度呈现绣品,创新应用湘绣AI技术与高仿真数字湘绣制作技术等,并成功打造了“绣文宝”湘绣生产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营销综合服务平台,畅通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管理。

兽面夔龙纹铜提梁卣AI数字湘绣图

“建设湘绣版权知识库,积极探索品牌跨界,形成独具特色的‘非遗+版权’的发展模式。”成新湘分享了让湘绣真正走进现代生活的具体措施,与文旅景点、企业等研发合作,形成具有旅游文化内涵、设计创意、审美和功能兼备的文创衍生产品近50类150款,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