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将关税压力转为深耕动力 多家A股上市公司积极发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21:54:00    

美国推行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贸易格局动荡,对有全球业务的许多企业运营都带来了挑战。这一背景下,近期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公开渠道积极发声,阐释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并公布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举措。

针对关税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带来的成本压力,部分上市公司表示正加速海外产能布局。有上市企业表示,已提前在部分低关税国家或地区寻找制造场所并开展了相关人员储备工作,预计可在1个月内实现低关税区域的制造替代,同时,公司在欧洲市场以及亚太、中东、南美等广阔的新兴市场均有完善布局。还有企业表示,在美国、越南设立生产基地,同时将销售市场逐步转向欧洲和印度,利用东南亚基地满足区域内需求。

还有企业正在采用科学的外贸结算手段,积极分摊关税负担。例如采用装运港船上交货价结算模式,也就是客户承担货物运装上船后的运费并自行清关支付关税的方法,缓解自身业务受关税的直接影响。还有上市公司表示,公司在美业务的相关关税成本由客户承担。

国信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王开:多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凭借供应链灵活调整与市场多元化策略,展现出应对美国关税的强劲韧性。长期来看,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供应链地位难以替代,叠加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持续发力,有望继续在复杂贸易环境中保持自身全球竞争力,巩固全球竞争优势。

科技企业坚持自主研发应对外部冲击

近年来我国A股上市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取得一系列突破。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将继续坚持自主研发,提升技术创新和产品竞争力,抵御外部风险。

全球化贸易环境波动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和产品竞争力是抵御外部风险的重要手段。有上市公司表示,其独有的半导体激光光源,一直在持续推进器件国产化进程和上游器件的研发突破,打造激光产业的核心器件。有数控机械企业表示,公司长期坚持关键功能部件自主研发,通过供应链本土化和国产化替代有效规避了核心零部件技术卡脖子风险。

还有企业表示,由于自身技术和价格优势,关税政策影响下,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将更加明显,将有利于公司产品的市场推广,争取原本被美国产品垄断的国内市场。

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得益于A股上市公司长期增加研发投入,坚持自主研发,实现了在关键领域逐步打破技术垄断,让我们不仅降低了对海外技术的依赖,更以自主可控的创新能力应对外部风险,构建应对国际关税壁垒的底气。A股公司以创新驱动构建的全球竞争力,将持续在更多新质生产力赛道加速争夺话语权,长期有望重塑全球科技产业格局。

消费零售行业持续发力拓展内需

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国内大市场为消费行业拓展市场提供了土壤。同时,跨境电商企业凭借人工智能的技术赋能和多元化市场策略,积极规避风险。

随着多项政策持续鼓励促消费,我国消费市场持续活跃,消费升级趋势给相关企业也带来新机遇。多家家电、食品、饮料等企业表示,公司深耕东南亚市场同时,还推出一系列国内促销方式,进一步加速拓展国内渠道。同时,还将持续完善重点区域经销商布局,加强重点市场的基础培育,促进各类经销商良性发展。

近年来,跨境电商通过数字平台直连全球消费者。有跨境电商企业表示,多年深耕跨境社交电商,凭借“货找人”模式和人工智能赋能等优势,已在亚洲等地区占据领先地位。还有企业表示,依托“一带一路”节点优势,构建了覆盖多个新兴市场的全球化网络。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国内大市场和政策支持为企业提供了发展基础,加速消费结构转型与库存周转,庞大内需市场为企业提供增长“安全垫”,我们看到企业逐步将关税压力转化为国内市场深耕动力。

(总台央视记者 赵曙光 董彬)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