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莞理工学院举行卫星地面站(莞星台)揭牌仪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9:56:00    

4月26日,东莞理工学院举行卫星地面站(莞星台)揭牌仪式暨科普与应用成果展。东莞理工学院卫星地面站(以下简称“地面站”)于2024年建成启用,是国内首个面向防灾应急的高校卫星地面接收站,地处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求真园内,集遥感数据实时接收、快速处理、影像解译、成果展示于一体,致力于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遥感监测与应急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

东莞理工学院卫星地面站(莞星台) 校方供图

地面站面向我国南方主要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需求,重点围绕工程外部环境监测和风险识别,开展遥感卫星数据接收服务,是广东省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及东莞理工学院工程软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科研支撑平台。

去年底,学校向全体师生和校友开展地面站的征名活动,共征集了560个优秀作品。经遴选后,选出卫星地面站的正式名称——莞星台。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表示, “莞星台”不仅是学校重要的科研平台,更是通过“学术研究—技术转化—科学普及”的全链条模式,将高精尖的卫星遥感技术转化为服务社会、惠及民生的实际成果。学校将以“莞星台”为纽带,持续拓展与行业领军企业、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聚焦“智慧应急”“智慧水利”“遥感大数据”等重点课题,推动卫星数据共享与科研联合攻关,切实解决地方防灾应急、城市规划等实际问题,不断提升“莞星台”的开放共享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力和服务力。

已提供多项专业遥感服务

地面站致力于通过先进的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展多领域研究,为城市安全和区域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依托该平台,东莞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在洪涝灾害、地质沉降、滑坡风险等应急监测方面将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警”的能力跃升,特别是在毫米级地表沉降监测、山体滑坡识别、城市内涝动态预报等方面具备显著技术优势,能为城市安全运行和基础设施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地面站自2024年底正式投入运行以来,已为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多项专业遥感服务。其中包括向东莞市气象局、水务局、应急管理局提供“台风-暴雨-洪涝”灾害监测与防御方案,开展精细化的气象预报服务等工作;联合粤港澳高校开展城市道路、建筑物及地表沉降分析等研究,推动“天空地”一体化的城市安全监测网络建设。同时,地面站与卫星测运控龙头企业航天驭星开展合作,实现商业卫星数据实时接收,大大提高监测时效性。

地面站还积极发挥科教优势,打造特色科普活动,面向社会开展公众科普教育及学生实践实训,致力打造学术交流、成果展览、系统演示的高水平宣传平台。今年2月,地面站入选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5年-2029年)”。

自启用以来,地面站已开展40多场科普参观活动,累计覆盖人群2000人次。地面站结合讲解、演示与互动展示,引导公众理解卫星遥感与防灾减灾的关联,帮助大家提升社会风险认知与科技兴趣。

为学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地面站作为学校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土木工程、环境科学、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融合实践的重要支撑平台。

目前,地面站已开设面向本科生的特色课程《卫星遥感应用与实践》。课程采用“项目制+导师制+开放实验室”模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自主选题、数据处理与成果汇报,全面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与多学科交叉能力。

同时,地面站也为研究生科研选题、毕业设计、学科竞赛提供了稳定的数据源与技术平台。地面站以真实遥感数据为载体,指导学生围绕洪涝灾害淹没范围反演、地铁沿线地表沉降监测与变形风险预警等防震减灾应急领域开展项目课题研究,为学校“新工科+新地学”人才培养体系注入了鲜活的实践内容。

文丨记者 余晓玲 通讯员 蔡耀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