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早安丨每天认识一件文物:东汉翠鸟负罐铜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0:14:00
东汉翠鸟负罐铜饰
翠鸟是我们南方常见的一种鸟。在中国古代最早的(战国时期)词典《尔雅·释鸟》中,称其为“鴗,天狗”,即喜欢站立的鸟。东汉末年名臣蔡邕曾作五言律诗,云:“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容形”。东晋著名学者郭璞注释:“小鸟青似翠,食鱼,江东呼为鱼狗。”唐代药学家陈藏器编撰的《本草拾遗》,将其命名“翠鸟”。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称其为“鱼翠”。文字学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载:“按今所在园池有之。……亦谓之鱼虎。”
汉代青铜鸟出土并不稀罕,但背上“负物”的不算多。那鸟背上负的是何物呢?据《云南昭通田野考古之一》记录,在滇川两省交界的水富县大关,文物部门采集到一件青铜鸟,鸟背所负之物判断为瓶,因此定名“铜朱雀托宝瓶”。同样在该县楼坝镇乌龟石湾东汉5号崖墓,发掘出一件更加完整的青铜鸟。长8.4厘米,高7.6厘米,鸟头高抬,长喙向上,尾短而宽,鸟头后部有一飘带与背上所负之物相连。这次终于清晰可见,鸟背所负之物像极一个罐子,因此定名“鸟负罐”。
有学者认为鸟背上的罐谐音 “赢” ,寓意着有余、盈利 ,是一种吉祥装饰,寄托着墓主人或当时人们祈求祖先福佑、希望生活富足的愿望 。也有说法将其与道教的尸解成仙信仰相关联,鸟背负罐子(或认为装神药的丹瓶 )是 “生物行精” 之表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升仙等精神世界的追求 。此外,这类器物常见于西南地区汉墓中,多出土于规格相对较高的墓葬,可能还具有一定身份象征意义 ,体现了当时的丧葬文化和社会等级观念 。
相关文章
- 2025-04-23 10:14:00 早安丨每天认识一件文物:东汉翠鸟负罐铜饰
- 2025-04-22 21:05:00 春日限定,佛山美陶湾喊你来撒欢!
- 2025-04-20 19:15:00 男子撬开围挡偷走工程砖被娄烦警方抓获并行拘
- 2025-04-07 09:22:00 男子高铁上吸烟致列车紧急降速,拘了!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