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榆林: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 创新驱动高质量跃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5:26:00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榆林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找准“突破点”,传统能源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动能强劲。今年的市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积极建言献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支持陕煤、中煤等链主型企业就地向产业链中下游延伸,加快填补精细化工产业链空白,这让市人大代表、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梁云峰备受鼓舞。他说,打造现代化煤化工链主企业迫切需要一系列强有力的产业政策支撑。


中材科技(榆林)风电叶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资料照片)


梁云峰建议,要支持煤基烯烃产业链链主企业积极获取煤炭和新能源资源,开发“小而美”的煤基高端新材料、煤基高端精细化工品项目,实现煤化工与新能源互补耦合、协同发展,进一步延伸煤基烯烃产业链,推动煤化工产业园区化、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为榆林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能化基地提供更多助力。


  在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榆林还着力培育新动能,加速发展绿色氢能、低空经济等一批成长性高、发展潜力大的重点新兴产业。


  在榆林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中,支持氢能示范应用、支持氢能装备制造业发展、每年设立3亿元氢能专项资金等一系列亮眼的利好政策让市人大代表、榆林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红艳感触颇深,认为氢能企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她建议,要进一步加强风光制氢在能源化工合成领域的应用,推动绿氢与煤化工项目耦合,完善氢能产业链;持续加大对风光制氢企业在减碳降碳方面的政策保障,提升低碳化智慧化应用水平。


  当前,榆林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市政协委员、榆林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杨晓军认为,要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统筹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今后的发展,杨晓军建议,要强化创新驱动,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要素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制定针对性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化区域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注重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发展。


  “要想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实现提质增效、加力赋能,就需要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改革链,促进发展动能转化。”市政协委员、榆林科创新城管委会主任张伟建议,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耦合度,打通产业链技术卡点和流通堵点,加快推进以榆林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引领的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同时,探索建设全市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支持科技创新应用机制,抓好秦创原主中心运营管理和副中心提档升级,深化产学研融合创新。


  张伟还建议,要提振全要素配置效率,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推进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等“耦合共生单元”协同联动,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要构建新质生产力承载平台,将园区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平台,持续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来源:榆林日报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