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轮“明月”,为何而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0:26:00
关于AI的竞技,正发生着一场由技术创新引发的主导权更迭 。
今年年初,一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不经意间轻扇了两下翅膀,全球科技界却掀起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海啸”。与此同时,借由这家企业,我们得以瞥见国产大模型的群像以及中国 AI 更为宏大的图景。
为何国产大模型能强势崛起,高速狂飙?答案很复杂。但主要原因肯定涉及国产算力底座的成熟。
巢湖明月,便是象征。
Part A
信心的来源
对于科大讯飞的刘庆峰来说,2024年尤为特殊。
这一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博弈进入了白热化,通用大模型的天花板被持续打开。其中,科大讯飞连续5次升级讯飞星火的底座能力,首发了星火多语言大模型;甚至勇闯无人区,引领全国产化算力平台“飞星一号”长稳运行,全年平均使用率94%。
也是这份年度成绩单,让他更加坚定了未来的目标:聚焦自主可控的底座能力和重点应用赛道,以长期主义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做全栈自主可控的大模型。
亮相不到两年时间,经历了九次升级,几乎每两三个月就会迎来一次升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星火大模型就是本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个“起点”。
全栈自主可控,这条路并不容易。
2020年,国产AI的发展还在酝酿时,合肥大数据公司就迎来了技术选型的“两难”。“算力集群建设过程中,我们想冲出‘芯片围墙’选国产,可国产卡仍处于一个不被看好的状态。”

合肥大数据公司所建设运营的“巢湖明月”合肥新一代算力集群,也被外界称为合肥“最强大脑”。“一直以来,我们始终致力于国产算力底座的建设工作。这是一条难而正确的路,这也是创新合肥的使命和担当。”合肥大数据公司总经理屠冉动情说道。为此,他带领团队前往无锡、济南、太原、上海、深圳等多个算力中心调研,围绕芯片制程、软件适配、生态构建等领域进行分析,愈发坚定了“必须建立自主可控的算力投资建设运营体系。”
后来,合肥大数据公司与科大讯飞、华为联合出击,着手打造首个国产万卡集群,并首次实现全国产万卡集群组网。“反复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全栈全国产的技术路径完全可以训练出一流的大模型。”
星火大模型,便是在这一国产集群上完成每一轮训练的。
今年初,科大讯飞发布了当前全国产算力平台上唯一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同时,讯飞星火4.0 Turbo底座能力再次迎来全新升级。
踏平坎坷,成大道。
难怪刘庆峰会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
Part B
无条件的托举
算力即国力,它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
早在2021年,我国便实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并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点。
合肥,便处于长三角枢纽之中。
“巢湖明月”不仅是合肥的“最强大脑”,更是长三角的“算力池”。早在2022年,巢湖明月-合肥先进计算中心牵头联合上海超算中心、苏州超算中心、昆山云计算中心、乌镇之光智算中心成立了长三角先进计算联盟,为长三角区域提供“共取共用”的算力。
在屠冉看来,“巢湖明月”能够高质量完成国产万卡集群的建设,与多方协作密不可分
——是首创国企运营算力中心。与大多数超算中心不同,项目团队充分利用市场化思维,采用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建立科学制定考核机制,形成以科学效益指标为主,经济效益指标为辅的综合性考核体系;

——是政府“搭舞台”,高校“搞创新”,企业“唱主角”。政府从顶层规划数字经济,投入资金建设算力基础设施,牵头衔接长三角兄弟城市共享资源给“未来技术”铺路;中国科大等高校团队攻关核心技术,联合实验室定向培养人才;以科大讯飞、蔚来汽车为代表的企业,将算力与市场需求深度融合,在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同时像大数据公司这样的国有企业通过开放数据接口、共建算力基础设施,反哺科研与公共治理,形成良性循环。
这种“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操作模式,一看就“很合肥”。
“贡献”了这套机制,还不够。锻造国产算力平台,合肥还无条件“拿出”了自己得天独厚的科创优势——
“‘巢湖明月’致力于通算、智算、超算和量子计算的协同发展。目前,我们联合科大讯飞、华为团队通过软硬件深度协同创新,在多个关键技术层面深挖硬件潜力,完成智算集群上的验证和部署。”屠冉介绍,项目推进过程中,充分应用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科研成果,例如大模型训练、推理、调优的能力资源,存储方面的先进工程工艺应用等。
Part C
为了更大的共赢
巢湖明月,不是一轮普通的“月亮”,而是“守护太阳的月亮”。
都知道合肥有个“小太阳”,勇闯科学无人区,不断冲击新纪录。
太阳之所以能实现聚变反应,靠的就是它巨大的引力和核心处的极高压力。但在地球上“复刻”这一过程时,往往需先“算一算”哪些材料能够适用、哪些材料用得更好,就需要大规模算力的支持。
“利用巢湖明月的算力,科学家建设了全数字托卡马克仿真模拟平台,借助AI研究团队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核聚变反应堆内部钨氮化合物表面在强辐照下的抗辐照性质,在托卡马克第一壁材料理论计算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合肥市大数据公司多元算力服务中心主任张云蕾介绍。
不止“守护”太阳,巢湖明月也“守护”着我们的日常。
实车碰撞,车企最烧钱的测试。皖军造车有一手,众人皆知,但鲜有人知道,中国汽研碰撞实验室的数据也“算”在合肥,就在巢湖明月里。
“这只是其中一个客户案例,目前巢湖明月的算力已经有客户正在排队了。”张云蕾介绍,在智能算力方面,合肥市正加快推进首个基于全国产化芯片的超大规模通用人工智能算力集群建设;在超算算力方面,累计服务用户超4000个……

正因为有了强大的算力支撑,数据才能释放出真正的能量——
在医院里,患者可以享受到肿瘤靶区智能勾画、早期胃癌内镜下智能诊断、生理心理智能检测等服务;在生产线上,应用机器人手臂灵活地组装零部件,AI视觉系统实时检测产品质量;在工业领域,“知了”工业品集采、“灵芝”设备运维等一批专业大模型有序运转……
“此外,我们还部署了3台量子计算机,它们与超级计算机协同,能大幅加速金融风险建模、新药研发等场景的技术突破。”市大数据公司FAE工程师介绍到。
随着国家新一轮算力大通道的建设,巢湖明月也有了新的目标:
积极融入国家算力大通道,打响国产化品牌,贡献合肥力量。
“开源就是构建生态,通过共享技术底层架构,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生态建设,形成技术标准的实际主导权。”张云蕾透露,巢湖明月正谋划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开源的“合作社区”。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区?
从中,我们或许看到这样一幕:字节的算法专家、海光、华为的硬件工程师、讯飞的场景架构师……他们坐在同一张办公桌上,协同进化完成某一个技术突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从热潮初期的艰难摸索,到此时应用创新里的名列前茅,中国企业用硬核创新实践诠释:突破,绝非灵光乍现的冲刺,而是一场锤炼耐力、凝聚智慧、依托协作的马拉松。
而今天的开放,就是为了明天更大的共赢。
文字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乐天茵子
图片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杨凤炆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韩洁
出品 | 合报特稿融媒体工作室、一本正经融媒体工作室
相关文章
- 2025-04-19 15:44:00 基层医生+AI、家庭医生+AI 2025年哈尔滨市将推广人工智能系统
- 2025-04-19 13:00:00 携手面挑战,开放促共赢!第五届中国
- 2025-04-18 11:13:00 工信部:已累计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2025-04-18 10:26:00 这轮“明月”,为何而亮?
- 2025-04-18 08:57:00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人工智能大模型论坛举行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