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发布系列措施反制对等关税,小米SU7高速爆燃丨一周热点回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10:44:00特朗普开征“对等关税”,中方发布系列反制措施
4月4日,针对美国关税举措,中方发布系列反制措施。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宣布,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 商务部决定将高点航空技术公司等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 海关总署决定暂停1家美国涉事企业高粱输华资质,3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并暂停2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产品输华。
- 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
- 中国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华产品加征“对等关税”措施提起诉讼。
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一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柬埔寨、越南将分别面临49%和46%的关税税率,欧盟、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印度、瑞士、印度尼西亚、中国、泰国等将面临20%至36%的关税税率。
受此影响,美国股市周四大幅下挫,三大指数均创下自2020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其中标普500指数暴跌4.84%,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3.98%,纳斯达克指数重挫5.97%。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日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发言人说,美方声称自己在国际贸易中吃了亏,以所谓“对等”为由提高对所有贸易伙伴的关税,这种做法罔顾多年来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也无视美方长期从国际贸易中大量获利的事实。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单边关税措施,与贸易伙伴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美方打着“对等”的幌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正当利益。
【点评】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面向全球,力度远超市场预期,此举引发了全球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市场信心受挫,避险情绪上升。目前,多个美国贸易伙伴已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尽管特朗普声称加征关税有助于为美国政府带来收入,并振兴美国制造业,但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警告,这些新关税措施将推高物价,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利益,并冲击全球贸易,拖累全球经济。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发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近日对外公布,明确构建覆盖各类主体、制度规则统一、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体系。
意见部署了五方面23项重点任务,包括构建覆盖各类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夯实社会信用体系数据基础,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和治理机制,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市场化社会化水平等。
意见提出,强化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总枢纽”功能,统一归集各领域信用信息。构建覆盖各类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政府部门,要完善政府失信行为认定标准和失信惩戒措施。对于经营主体,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为基础,建立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
【点评】社会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建成了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信用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政府治理和服务效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社会信用体系仍存在制度规则不够统一、信用信息共享开放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意见》突出全主体参与、全流程覆盖、全领域推动、全方位共建,即参与信用建设的主体要更加广泛,信用应用与各业务环节要更加紧密,信用建设的领域要更加聚焦新业态新问题,信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手段要更加全面,为新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制造业PMI升至近一年新高
国家统计局3月31日发布的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也创下2024年4月以来新高。
分行业来看,3月份装备制造业PMI为52%,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2.3%,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
分企业规模来看,3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1.2%,虽较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仍保持在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为49.9%,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9.6%,较上月上升3.3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3月份PMI指数在荣枯线上继续小幅回升,表明经济回升苗头更为明显。同时要注意到,采购量指数回落,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有回落,表明供大于求的问题仍然突出;反映需求不足为主要困难的企业占比仍在60%之上,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也有所回落,企业恢复生产的信心仍然不足。要持续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特别要显著加强政府公共产品投资在扩大内需中的关键作用,坚持不懈地尽快改变市场引导的需求收缩趋势。
【点评】专家分析,3月份制造业PMI延续回升态势,不仅供需规模有所扩张,新动能也展现出较快增长态势,中小企业较好回稳运行,表明经济回升质量较好。展望二季度,制造业将继续稳定向好运行。在季节性需求拉动和政策效果逐步释放的双重推动下,非制造业也将继续呈现投资持续发力、消费逐步回暖和新动能保持活跃并存的多元化增长格局。
南京宣布全面取消商品房限售
3月31日,南京市宣布,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取消限售,商品住房在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
南京同时实施住房公积金“全家桶”政策,购房人的父母、子女符合提取条件的,都可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款。南京还将拿出一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居民“以旧换新”,卖掉旧房并购买名录库内新建商品住房的居民,有望获得购房合同金额1%的补助。
南京于2017年5月出台“限售令”,规定购房人(含居民家庭)新购住房在取得不动产权证后,三年内不得转让,该政策自2022年以来逐步松绑。南京也是核心二线城市中最早宣布取消商品房限购的城市。至此南京楼市限制令基本消失。
【点评】在楼市火爆时期,限售政策可以抑制市场投机炒房,减少市场过热风险。不过当前楼市已进入买方市场,政策上也有必要做出相应调整,当前全面取消限售有助于让改善性需求得到更充分的释放。南京作为核心二线城市,这一举措将如何影响各地楼市政策,值得密切关注。
小米SU7发生高速碰撞爆燃
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车辆燃烧起火,三个年轻人葬身高速公路。
4月1日,小米公司回应称:事故发生前,该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随后,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发文回应,由于事故还在调查,一直没有接触到事故车,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
受此影响,小米集团(01810.HK)股价连续三日下跌,4月2日收盘下跌4.19%。
【点评】这起意外事故再次引发人们对智能驾驶技术安全性的关注和反思。业内人士指出,现有汽车智驾技术还不成熟,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用户不可盲目信赖智驾。企业也不应该过度营销,而是应该加强对用户的智驾操作培训,并加强风险提醒。汽车和其他智能设备不同,它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安全始终是红线和基石。
银行消费贷利率重回“3字头”
4月1日起,多家商业银行消费贷款产品利率实施上调,最低利率不低于3%。此前多家银行收到监管通知,要求4月起暂停审批年化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款产品优惠。
去年下半年以来,各大商业银行陆续下调消费贷款产品利率。近期消费贷款产品利率更是一路下探,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将产品额度最高提至50万、最长延至7年,消费贷利率也被一降再降至2.5%以下水平。但这一做法被监管迅速叫停。
【点评】在此前的消费贷“价格战”中,许多银行零售贷款业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零售贷款资产质量的风险也逐渐暴露。部分消费者可能会利用低利率的消费贷资金,违规挪用于房贷、股市等限制性领域,从而引发跨市场套利现象。银行低价揽客也会让息差进一步承压,不利于银行自身良性发展。监管出手规范消费贷市场,有利于防止银行出现“内卷”现象,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四大行计划募资5200亿元
3月31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2025年,财政部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积极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前一日,四家银行分别在上交所发布公告,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四家银行计划募集资金总规模达5200亿元。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上限合计为5000亿元。
公告显示,中行、建行拟向财政部,交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烟草总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双维投资,邮储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进行定增,分别募集资金不超过1650亿元、10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点评】专家分析,与前几轮国有大行注资重在消化不良资产、化解风险相比,当前我国国有大行资本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此次注资更多是一种着眼长远发展的主动行为,是未雨绸缪的前瞻性安排。资本补充将直接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潜能,也让银行有更强的能力抵御风险。向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也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打好政策“组合拳”的落实举措。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渠道补充银行资本,可以发挥银行信用创造功能增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尹锡悦被罢免总统职务
据新华社,韩国宪法法院4月4日上午通过尹锡悦弹劾案,尹锡悦即刻被罢免总统职务。
韩国宪法法院法官当天宣布,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违反了戒严法。宪法法院认定尹锡悦发动紧急戒严出动军人进入国会违反宪法,认定逮捕政治界人士违法。宪法法院表示,尹锡悦违反宪法规定的军队统帅义务。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侵犯了国会议员审议表决权、不逮捕特权。尹锡悦严重违法,法所不容。
宪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同意罢免尹锡悦。尹锡悦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继朴槿惠之后第二位被罢免的总统,之后韩国须在60日内举行新一届大选。
韩国国会去年12月14日通过弹劾动议案。尹锡悦弹劾案的审理已刷新历任总统从被国会弹劾到审判最长的耗时纪录。
【点评】分析认为,此次案件审理时间创下纪录,从侧面反映出法院内部可能存在分歧。但考虑到尹锡悦动员兵力破坏现行宪法秩序的事实十分明确,如果宪法法院不视其为严重违宪行为,今后韩国总统在遭遇政治危机时,滥用紧急戒严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因此尹锡悦被罢免是大概率事件。随着尹锡悦被罢免,韩国政坛进入“大选模式”,韩国朝野之间的矛盾对立也可能进一步加剧,持续加深的社会裂痕短期恐难弥合。
相关文章
- 2025-04-05 17:41:00 美关税新政推高巴西咖啡成本 行业人士称贸易战无赢家
- 2025-04-05 13:07:00 欧洲头条丨从德国汽车产业看美式“对等”名义下的“无差别”反噬
- 2025-04-05 12:02:00 玉渊谭天丨中国为什么能全球第一个反制“对等关税”?
- 2025-04-05 10:44:00 中国发布系列措施反制对等关税,小米SU7高速爆燃丨一周热点回顾
- 2025-04-05 08:11:00 美股崩了!单日蒸发超3万亿美元市值
- 热门文章